“鼠头”还是“鸭脖”,为何还在被质疑?

2023-06-09 22:22:03    来源:法治日报

“鼠头鸭脖”事件,持续发酵。

6月7日,继校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、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通报,学生食堂吃出的异物是鸭脖而非老鼠头之后,江西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表示,已经由相关处室介入处理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学校饭菜里的一个“异物”,在科技时代竟能掀起这么大的舆论之争,算是罕见。多方澄清之后,公众的质疑之声依旧没有平息,更值得思考。

无论何时何事,让人信服的澄清和解释都需要足够完整、透明的证据来做支撑。反观本次事件,完整的检测过程是怎样的?判定为鸭脖的依据是什么?酷似老鼠牙齿的“白色条状物”和胡须状的长线又是什么?公众心里的种种问号,似乎还未拉直。

互联网时代,眼见不一定为实,我们当然不能仅凭一段视频、一张图片就作出最终结论,更不能恶意揣测、为了质疑而质疑。但是,要让大家对鸭脖的判定心服口服,就必须要权威部门和机构提供更加具体和详尽的证据,比如完整的取样、封存、检测流程,真正做到公开透明,而不是只有简单的一纸通报。

说到底,解决问题的途径从来只有一条,那就是实事求是、真诚对待。否则,无论是事件结果还是校方和有关部门的公信力,都难免在互联网时代碰壁民意,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远比食堂饭菜中的异物更可怕。

“鼠头鸭脖”事件,也让该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陷入了不小的风波。据调查,这已经不是该校第一次出现“老鼠事件”。早在2021年,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曝光过一次该校后厨进老鼠的问题。6月7日,“鼠头鸭脖食堂意见反馈群曝光”相关话题冲上热搜,该校一位学生反映,学校食堂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投诉,“钢丝球、毛发、小虫子等异物都是很正常的事”。

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食品安全无小事,屡屡被曝的食堂异物问题更给了公众无限的遐想。目前,事件仍在调查,但该事件的启发意义值得借鉴——“鼠鸭之争”的背后,是全社会对于食品安全尤其是校园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,是对于餐饮企业能否确保餐桌安全的关注。用权威的证据来回应质疑很重要,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、守护师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同样重要。

总之,学生们的诉求很简单:吃得放心。校方及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也不难,无论是查清到底是“鼠头”还是“鸭脖”,还是杜绝学校食堂频现异物的问题,或许只需四个字:真诚!走心!

作者|刘丹

来源|法治日报

编辑|宋胜男 朱婵婵 岳铼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